《長榮海運環保影片》ESG影片賞析


文/木木文森

2021年,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(COP 26)讓許多企業開始重視宣傳ESG(環境、社會、治理)的成績,而長榮也不例外。

林學寬導演,於2019年至2024年間任職於長榮集團擔任集團攝影師,執行攝影、編劇與導演的工作。鑑於當時的需求,有機會接下這個任務,為長榮海運執導了《長榮海運環保影片》。

賞析《長榮海運環保影片》,可以知道這支影片相當著重於故事脈絡的鋪陳與視覺效果的營造。

首先,為了在影片中清楚表達,長榮海運一直以來,致力於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,所以在故事陳的述上,便有順序的先點出當前人們所面對的危機、世界各國的努力,之後才帶入長榮海運長久以來,同樣在環保議題上並沒有缺席。

影片有了主旨與重點後,才再繼續介紹長榮海運當今最先進的環保亮點 – 環保船舶艦隊、各項環保設施與政策。到了影片結尾,才以持續不懈與未來展望完結,一氣呵成。

而在視覺特效上,在海上航行的磅礴貨櫃輪船,瞬間轉換為3D動畫的橋段,讓人眼睛為之一亮;精心的3D動畫影片的設計、以及各項科技感特效,傳達給觀眾一個前衛進步的公司形象。

長榮海運其實長期為了環保永續在努力,而透過ESG影片的製作,才讓觀眾更清楚的認識,不管是在其業務運營中,還是在其積極參與的環保項目、倡議中,長榮海運都展現了對ESG的努力和成就。

透過《長榮海運環保影片》,我們可以分析研究,一支ESG影片對一家公司企業形象的重要性與影響力。

其實,如果有意向社會大眾宣傳,一個企業對未來綠色發展的承諾,那拍攝一部以ESG為主題的企業影片,則更是一種不可或缺、最有說服力的宣傳形式之一。以下是我們的理由:

動態多媒體的結合:
比較起企業報告、網站、社交媒體,或是投稿報章媒體雜誌等方法,影片的宣傳,結合了動態的影像、動畫、圖文、音樂、音效等,吸引住觀看者的注意力,願意去接受傳遞的訊息。


情緒張力的敘事編排:
同時,一部具有強力喧染力的影片,透過故事敘述、多元手法的引導,更能夠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。


影音的視覺張力:
透過技巧性的編排,設計影像、動畫等橋段,搭配巧妙音樂、音效等製造情緒張力,呈現更豐富、更多樣化的訊息內容。


時代潮流與傳播效果:
在各個社群平台上,有一套推播的演算法,使上傳者的影片,更有機會去觸及到有興趣的觀眾,因此擁有一支宣傳影片,是曝光的首要條件之一。同時,比起其他的媒介內容,觀眾對於影片的接納度較高,注意力也比較容易被吸引。


綜合以上的幾個分析要點,更可以了解到,如果企業有意宣傳、鼓勵社會大眾致力於環保以及永續發展的努力,或許製作一支類似的ESG內容影片,會有助觀眾更全面的了解公司的ESG成績和實踐,提高訊息的傳遞效率和效果,進而加深對公司的認同和支持。